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学校新闻

走“非”常之路,拾“遗”于文化之林(图文)

发布时间:2019-12-04    录入者:冯晓明    来源:校宣传报道组    浏览次数:











  自2010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就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尝试。我们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社团为载体,开发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近日,颇受孩子们欢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上线了。

  请进来,文化与“我”零距离

  “哇,你做的太像了!”“哎呀,我都舍不得碰了,怎么办?”这样的惊叹声,从非遗社团课中传出来。只听见孩子们互相称赞,互相观摩,常州市非遗传承人,今年67岁的华焕仁老人,看到孩子们对“堆花糕团”这门手艺如此感兴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堆花糕团的产生,源于江南地区百姓对美的追求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据常州多种地方史料记载表明,常州堆花糕团的生成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是长时期以来,聪颖智慧的江南人在民间形成的米粉、面粉制作工艺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创造。广泛流传于薛家、牛塘、雕庄等地区,无论是其承载的向善向美的文化意蕴,还是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都是极佳的校本资源,传承文化,弘扬经典,也是每一个天宁正衡人的己任。

  华爷爷一边示范,一边还给孩子们讲解了堆花糕团的制作流程,如何和面、怎么揉粉、笼蒸的时候注意点是什么、冷却要多久、蘸油时的轻重、造型要有寓意、上色如何调色、堆花修整要一气呵成!孩子们边做边学,趣味无限!

  走出去,一路有“你”最美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校本课程的升华,需要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只有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之中才能见证其真实的价值和真正的魅力。因此,让学生走出去,寻找“非遗”,感受“非遗”,成了学校设计“非遗课程”的思考原点。

  “甫里繁华照市明,况多人物负才名。”甪直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陆龟蒙、高启、许自昌、叶圣陶等名人雅士云集,拥有3个“非遗”项目,孩子们游历其中,抬眼即文化,低头是历史。

  孩子们参观甪直酱园,了解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甪直萝卜的制作工艺,并和传承人沟通交流,作为这项非遗手艺的传承人,凌永弟从事甪直萝卜制作已经有40多年,是酱品厂里唯一一位深谙其古法工艺的老师傅,他和华爷爷一样,特别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这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都有丰富的阐述。引导孩子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打好人生底色,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天宁正衡人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学校介绍 校园资讯 上级公文 学校公文 德育工作 课题研究 教学科研 教学平台 访问统计
    主办单位: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天宁区中吴大道765号    电话:0519-88814891    邮编:21301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