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进促科研;以美育美助成长(图文)
在初中化学复习课堂中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如何提高?
新校区的智能化建设方案将为所有教室配备最尖端的数字化设备,数字化学习背景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几何新知的探究?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如何有机结合?
基于学情,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
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疑惑和思考,都在课题研究中寻找到了方向和灵感。
1月8日下午,由校教导处牵头,邀请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主任到我校对数学、英语、化学、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五个学科的相关课题进行了结题鉴定,会议由教导处徐志英主任主持。
几位校级课题主持人汇报结束后,于纯主任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对每一个课题进行了点评,给与了中肯的评价和针对性的建议。并提倡老师们要真正让课题研究为教学实践服务,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途径。构架校级课题研究体系更是有效扩大课题研究参与面、调动教师研究积极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
在浓厚的教研氛围的熏陶下,教师由于对课题研讨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置身其中便有了团队的感觉,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在课题研讨交流中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我校依托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一个个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获得语文基本功竞赛市区一等奖的任燕妮老师,就是这种注重教育科研,和谐共进氛围的受益者。
工作才一个学期;期初的公开课“坑坑洼洼”;语文基本功竞赛市区一等奖;很难想象,这几个主题词会在同一个老师身上出现。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议题,其中教师成长路径尤为重要。近年来,我校进行积极探索,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校本培训、反思性实践指导、职初教师合作学习小组、课例研讨沙龙,青年教师成长营等方式,多平台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水如环佩树层层,采菱桥东校园菁。岁月涤荡,运河水长,纵观我校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高品质的现代学校建设是具体的、生动的、活泼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校师生在一种和乐氛围下,生活与栖居在美丽的校园,践行着“和谐共进,以美育美”的现代化教育新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