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们永远在路上(图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7年认定的世界文化名人,受到了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推崇和热爱,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持续的影响,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为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我校艾璐校长、德育处李晓霞主任、德育处主任助理王冰沁老师、刘慧婷老师、樊兴丹老师和沈馨怡老师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参加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委会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大会暨第四届学术年会。
大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深切缅怀了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以及对中国教育史的巨大影响。他在发言中强调: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推崇备至,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而缅怀苏霍姆林斯基的是最佳方式便是阅读,是行动。朱教授希望有更多老师和教育研究者能够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吴盘生主任的《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苏霍姆林斯基》深度剖析了苏霍姆林斯基伟大而又传奇的一生,表达了对他圣洁崇高品德的敬仰,更加坚定了在场“苏迷”的信念。
乌克兰功勋教师、乌克兰优秀教育工作者、巴甫雷什中学现任校长瓦·德尔卡契女士分享了苏霍姆林斯基对他们教育生涯产生的深刻影响,并感谢中国教育工作者这么敬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她通过学习交流告诉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之心不分国界,文化的交流能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会议还请到了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陈教授对学生的自我表现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强调只有以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为基础,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会议的高潮是由“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曾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的李镇西带来的演讲《苏霍姆林斯基:人是最高的价值》,李校长用无数现实的案例和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引起我们的反思:现在的儿童真的幸福吗?李校长告诉我们教育要回归其本质,培育真正的人是关注儿童本身。教育需要有儿童视角,需要以儿童的心灵为起点,让孩子们迷恋学校和课堂,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让孩子真正幸福起来!李校长精彩而又精辟的发言博得了阵阵掌声。
整整三天的会议,我校教师认真聆听,收获颇丰。我校艾璐校长还参加了校长论坛,做《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们永远在路上》的论坛报告,荣获一等奖。我校刘慧婷,沈馨怡,王冰沁以及樊兴丹老师参加了班主任论坛。其中,刘慧婷老师和沈馨怡荣获一等奖,王冰沁和樊兴丹老师荣获二等奖。最令人欣喜的是,我校被评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示范基地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以“民族良知和青年的楷模”要求自己,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捧着一颗崇尚人性的赤子之心,用至爱、至诚、至善的一生,书写了“人民教师”永远的辉煌。此次会议虽然结束,但我们深知这一切都只是开始,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我们永远在路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