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的坚守——记正衡中学天宁分校副校长刘民荣
1978年3月,刚刚参加工作的刘民荣同志第一次走进了常州市雕庄中学(现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当时年仅18岁的他并不知道,在这个农村中学里将和孩子们41年欢喜相守。
三尺讲台,淡泊名利,不忘初心
去年冬天,在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任教的黄瑛老师到母校找过去的任课教师,现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刘民荣副校长。校长办公室人不在,好不容易找到其他办公室老师问刘校长在哪里?办公室老师说“刘校长啊在九年级3班上公开课呢,大家都在听课的”。黄瑛老师疑惑的问:“刘校长马上要退休了,还在上公开课?”
后来黄瑛老师才知道,还有1年就要退休的刘民荣副校长不仅还在上课,而且承担着两个毕业班物理教学。从教41年,刘民荣副校长从来没有离开过教学第一线,学生都非常喜欢上刘校长的物理课,下了课经常围着刘校长讨论课上课后的问题,课间刘校长的办公室也常常学生满座,或面批或与学生交流谈心,这样的敬业态度和师生关系也使得刘民荣副校长的教学成绩也相当优异。
刘民荣副校长经常这样讲:“我觉得自己适合做老师,因为我喜欢学生,喜欢物理教学。”从教41年来,他从未想过改行,从未放弃过对教育教学的探索。在他看来,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成熟阶段,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时期,如何与青春期的同学们进行良好沟通,也是他常常思考的一个重点。
心系学校,关心发展,服务师生
9月,学校体育节如火如荼正在进行,颁奖环节上需要刘民荣副校长为入场式创意班级颁奖,这个时候他不见了,2年多来对刘校长相当熟悉的学生自管会主席马上想到刘校长一定在学校广播室。
没错,刘校长是在学校广播室,刚刚学校广播系统出了一点故障,物理专业的刘校长精通像学校广播系统等物理设备的维修和使用,有设施设备的疑难杂症找刘校长准没错。刘校长自己也笑着对其他老师说:“学校马上就要新建了,这套老的广播系统我们用了十几年,撑到新校建成没问题,明年我退休了,广播系统出问题的话我随叫随到。”
刘校长不仅了解学校的设施设备,熟悉学校的每寸土地,更关心着这个让他挥洒青春与汗水的学校的新发展。新学校建设过程中,刘校长提出了许多新学校建设的真知灼见,比如新校文化布置上:“文化是积淀不是应景的,花大价钱请有关单位设计文化布置,不可取,不如把钱花在树上,一任领导能为后人留下一片好树林,功德无量了,所有年久的名校,都有年久的好树”。
服务学生,培养教师,无私奉献
在最近40年里毕业的的雕庄中学(正衡天宁分校)学生手里,拿出他们保存的毕业照,学生会异口同声自豪地说:“这些毕业照都出自我们的刘校长之手”。如果说以前是条件限制,刘校长充分发挥他摄像的爱好为毕业生服务,那么最近这几年,即使有条件邀请校外专业摄影师为毕业生服务,师生们仍然毫不犹豫的恳请刘校长来为每一届毕业生来拍毕业照。因为师生们都认为刘校长最了解我们的学生,最能为师生们留下最灿烂的笑容。
刘校长不仅关心着学生,还悉心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每一位物理组新来的教师都受到刘校长手把手的指导。他热衷于传承和帮扶,将自己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倾囊相授,备课组活动精心讲解,平时每一堂课都向青年教师开放,遇到难点重点作及时提醒和指导。学校的物理教研组在刘校长带领下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和课程开发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物理组年轻教师王丽在全校教师会上作成长历程发言时,特别感谢了刘民荣校长:刘校长四十多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历经时代变迁的风浪,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师德高尚,是师者的楷模;以教师职业为荣,以教育事业为重,倾全部心血教书育人;爱岗敬业,默默耕耘,不图名利,不计得失;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教育教学经验倾囊相授,辅导青年教师细致入微;于平凡处见伟大,于细微之中显精神,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之歌,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榜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