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手机、创造美好未来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徐仙老师
七(2)班班会
同学们畅谈手机问题
小品
辩论
正方一辩
正方二辩
反方四辩
校园复学季,教育正当时。
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始终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对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来说,却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学伊始,我校对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发现,在2020初这个最长寒假里许多学生对手机“上瘾”了,原本养精蓄锐的时间很多用于玩手机。然而靠“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才是最终的办法。我校自开学起,在德育处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 “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德育活动。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关键。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家引路,指点迷津
开学初,我校邀请田家炳中学学生处负责人、知名心理老师徐仙前来指导班主任们工作。徐仙老师围绕“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机制”、“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有效的家校沟通”、“手机问题怎么办”等方面展开。徐老师说道:家庭和学校应该是达成共识,是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良好的家校关系,是解决学生问题的有利条件。徐老师还说道: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本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能起到促进作用。发人深省的是“手机本身不是问题的关键,收手机,是下下策。”的确,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频繁使用手机正是缺少家长的陪伴与关注,徐仙老师也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目标激励法(主题班会),特殊关爱法(家庭背景特殊的孩子),小群体击破(问题小群体),必要时请求专业心理援助。
主题班会,交流学习
培训后,七八年级班主任利用五一假期备好班会课,并推选出七(5)班和八(2)班开展了“谈谈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主题班会公开课。
5月29日,张欣纯老师的七(5)班首先召开了一次班会,表演了一个有趣的小品:《我与手机》,同学们捧腹大笑,简直是本班手机族日常学习生活的缩影,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信息时代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生使用手机时的几个注意点。接着从小品《我与手机》中引发出思考,进而对手机的“利”与“弊”展开了一场全班参与的大讨论,班里同学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明确了手机的“利”和“弊”。
6月5日下午,王丽老师的八(2)班,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几位辩手唇枪舌战,针锋相对,连台下的同学也跃跃欲试,本次辩论会分为“攻辩”、“攻辩小节”、“自由辩论”“观众提问”等步骤,将围绕正确使用手机围绕辩题“使用手机利与弊”展开,在座的同学都全神贯注的倾听,时不时赞成的点头。最后经四位专业评委评议,正方赢得了最终胜利,最佳辩手为反方四辩!
家校协力,共克难关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校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特别关注对手机成“瘾”的同学的关注,再针对突出问题、典型问题,我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们还会继续跟进,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寄语:中学生拥有手机已经是一种趋势,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要用辨证的观点去对待新事物,中学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校园里,手机应禁止进课室,只有真正用好了手机,才能把学习搞好。接下来,我校将联合家长,让学生意识到手机的利弊,正确使用手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实现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