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异构---个性彰显风格 智慧演绎精彩
12月18日,天宁区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在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举行,正衡中学天宁分校沈梦恬老师,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杨烨斐老师,东青实验陈雅丽老师展示了题为“Don’t judge a tree by only one season”的阅读教学活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吴伟星校长全程参加,活动由正衡中学天宁分校教导处副主任马宁老师主持。
沈梦恬老师从校园中的一棵树入手,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中不断引领学生探索文本的主题意义“智慧的父亲究竟想教会儿子们什么”。沈老师采用PWP阅读教学模式,通过略读、细读、读后活动等阅读策略,依托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本文的主题意义,从“评判一棵树”到“评价一个人”再到“定义一种人生”,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领悟了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实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杨烨斐老师用问题链的方式导入,创设恰当的情境呈现单词教学,扎实的单词教学为文本阅读扫清了障碍。杨老师按照故事的发展脉络,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划分篇章段落,运用选择,填词,表演等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树的春夏秋冬”和“人的一生起伏”,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并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一颗猕猴桃变成了陈雅丽老师的上课道具,学生在“闻、摸、尝”中开始了一节英语课外阅读课。陈老师运用猕猴桃的一生这一情境导入本节课的单词,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结构,厘清文本脉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启发学生思考文本的深层内涵。除此之外,陈老师尤其注重阅读课的实效性,做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欢笑多,收获也多。
各校教师代表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老师们一致认为这三节课既有各自的各色,例如沈老师自然的衔接与过渡,杨老师的深入浅出的点题,陈老师思考的深度;又有异曲同工之处,亲切自然的教态,精彩又富有特色的板书,挖掘主题意义具有层次性和深入性。
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吴伟星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吴校长肯定老师的积极参与和认真准备,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做好常态工作的同时深入研究学科特点,借助专业平台,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
本次同题异构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现教学风格的平台,执教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教研水平的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