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国家安全观,厚植家国情怀
今天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什么是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我国国家安全领域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领域。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维护国家安全呢?
1、培养和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忧患意识和气节意识。
维护国家安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而不仅仅是国家安全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为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也需要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国家安全意识。
2、积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形势,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当代中学生,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宝贵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认识宗教信仰自由,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
3、正确认识新形势和新特点
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使其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隐蔽斗争的新形势和新特点,自觉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活动。中学生也应当积极了解时政新闻,做到对国家政治形势的了解。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实践中增强爱国主义观念,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切身利益,维护国家安全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每个公民所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
![]() ![]() |